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
2021-07-29
7月23日,“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全国40余家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承办。会上宣读了《中国考古学会关于成立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的决定》,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担任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担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据介绍,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由全国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边疆考古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研究的学者组成,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中国边疆考古学及相关学术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边疆考古事业的深入发展与进步。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贺信中指出,希望专委会团结最广泛的考古同仁,共同奋进,对边疆考古学科的发展作出新贡献;牢牢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与中国考古学同频共振,共同推进中国考古学迈入新时期发展的快车道;边疆考古学要为边疆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发挥积极的作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专委会切实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引领方向、聚合力量,推动边疆考古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形态风险政治敏锐性、警觉性,以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二是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深入推动边疆考古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文明互鉴;三是加大整合研究的力度,努力构建我国边疆考古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魏坚表示,边疆考古专委会将为从事边疆考古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研究和合作交流的平台,整合全国各地以边疆考古为主的研究力量,充分发挥考古学研究“透物见人”的优势,为建设边疆考古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考古学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边疆考古的现状与展望、边疆考古新收获、文明形成的标志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和交流讨论。(郭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