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寻找红军烈士遗骸考古勘探通过验收

2022-12-01

福建长汀寻找红军烈士遗骸考古勘探通过验收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闽赣边陲要冲,千山竞秀,群峦叠嶂,为福建省的边远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县境内革命文物之多,保护级别之高,居福建全省之冠。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的有长汀红色旧址群,包括红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骧阁)、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和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含休养所)、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张家祠)、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等众多革命遗址和纪念地,此外,还有包括红四军会议会址等在内的12处省级和一批市、县级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旗越过汀江”,长汀作为福建苏区首府和中共苏区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和“红军故乡”,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陈云、项英、贺龙、陈毅、叶剑英、邓子恢等大批中共领袖、开国元勋都曾在这片青山绿水间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

福建1福建2 

受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委托,西安弘道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经采购招标获准进行寻找红军烈士遗骸考古勘探工作,本次工作任务计划对姜窝坑八处地点和朦下坑实施考古勘探,计划勘探面积22000平方米,现已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本次工作目标是通过搜集文献、考古调查、考古勘探、物探等方式,基本摸清勘探区内地层堆积、各类遗存性质特征、分布范围及保存状况等,仔细搜寻相关遗物,探明各类遗迹,完成《寻找红军烈士遗骸项目考古工作报告》,为今后继续寻找红军烈士遗骸,再次划定疑似区域积累经验,在分析发现各类遗存现象的基础上,为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展示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

福建3福建4福建5福建6 

此次考古勘探工作于2021年11月进场,经过持续3个月的努力,实际投入民工和勘探技工约50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截止2022年1月中旬,在完成实地踏勘、勘探分区、清表、探孔布设、普探、重点卡探、地球物理探测、拍照、录像、记录、填表等一系列操作,对姜窝坑、朦下坑地层堆积、遗迹遗物情况及周边地形地貌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勘探发现扰坑、房址19处遗迹,采集遗物19件(套),对寻找烈士遗骸研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勘探地点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境内,属武夷山脉南段,山深林密,仅有若干山间小路蜿蜒至此,梯田散布于山谷之中,多处积水,深山无移动信号,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此次考古勘探工作。

福建7(1)福建8(1)福建9福建10 

因新冠疫情影响,完成并向业主单位提交《寻找红军烈士遗骸项目考古工作报告》后,至2022年11月28日,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上组织进行了《长汀县寻找红军烈士遗骸考古勘探项目》验收会,来自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参加了验收会,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陈利冲主任列席了会议,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曾晓霖主任主持验收会。

福建11福建12福建13 

专家组成员在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西安弘道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及业务成果汇报后,对清表面积、遗迹信息、文献资料、探孔记录等问题做出了提问,随后检查、复核了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全部资料成果,经过认真讨论,评审认为此次工作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工作到位、实施科学,完成了课题要求的工作任务,合同规定勘探面积22000平方米,实际完成勘探面积21169平方米,完成率为96.22%,按期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考古勘探任务。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资料详实、记录规范,最终形成的各种记录档案如录像、照片、表格、线图、文字、测绘、物探等全部资料成果符合专业要求。姜窝坑、朦下坑两处的微地貌调查和考古勘探、周边牛子仁岽、美溪村、梅迳村、何叔衡纪念馆等地的实地调查及对当地村民的采访工作,基本查清了姜窝坑、朦下坑的微地貌变化和地层堆积情况,对当年此处地形地貌和红军队伍及国民党保安团的活动路线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为红军烈士的牺牲地点及埋葬地点的研判工作提供了新的线索。

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结项。

(供稿:唐淼琪)

 


返回顶部